近日,陈荣卓教授、申鲁菁博士的论文《现代乡村共同体与公共伦理文化诉求》于《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刊载。
《现代乡村共同体与公共伦理文化诉求》这一文章的主要观点认为,自市场化改革以来,乡村社会经历着公共伦理文化的深刻变迁。从人民公社时期体现集体主义价值的公共伦理文化,逐渐陷入后公社时期的价值多元且无序的状态中。确认乡村伦理共同体的历史文化根基与建构新的乡村公共伦理文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任何一种公共伦理文化的建构,一定是基于人们共同体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价值浑融生成的基础之上,所以,重构一种有序、多元的乡村公共伦理价值,对乡村现代公共生活方式的确立和成长,从而实现一种自治的公共生活形式,具有乡村社会整合和秩序建构意义。文章认为所谓建构公共伦理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变迁,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当中,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代乡村公共伦理价值建构的方式应为:从公共伦理价值重构及其制度文化建设着手、把公共伦理文化建立在个人权利和社会权利保障的基础上、乡村公共生活建构要以公共伦理文化建构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