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成果文库
    成果文库
    首页 · 成果文库 · 正文

    陈荣卓教授与刘亚楠博士合作撰写的文章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科版)》刊发

    作者:郑 帅 编辑:程 婧 发表时间:2020-03-08

    陈荣卓教授与刘亚楠博士合作撰写的文章《中国社区协商治理的制度转型与创新发展》刊发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科版)》2020年第1期。

    文章指出,社区协商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基层的重要实践探索,在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情境的不断变化中进行持续的理念创新、实践调适和制度演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区协商围绕创新社区协商机制、丰富社区协商形式、完善社区协商制度、优化社区协商手段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呈现出样态生动多样、内容丰富广泛的实践经验,回应和顺应了社区协商既有的制度性和规范性要求。但与此同时,各地社区协商治理创新还兼有治理效率、治理成本、创新绩效等目标考量,导致实践中经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化或形式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区协商的有效性,整体上呈现出“一体两面”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协商内容范围广泛与具体议题精准不足,协商主体多元发展与参与结构层次欠缺,协商形式多样创新与参与机制常态缺乏,协商程序规则明确与制度流程技术短缺,协商成果运用广泛与机制规范效力不一。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因此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各地社区协商治理由顶层设计向地方制度化、法治化再发展,由政策创制向机制系统化、协调化再探寻,由实验试点向实践实效化、常态化再提升,由城乡差异向发展均衡化、协同化再共进,深入探索并形成完整的协商制度程序和有效的参与形式,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社区协商治理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

    Copyright © 2020-2023 版权所有:中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网 鄂ICP备17029695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