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与戴欢欢博士合作撰写的文章《牧区善治 实现牧民美好幸福生活的“阿旗样板”》于《乡镇论坛》以“专家点评”的方式刊发。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确保边境和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正在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手棋和排头兵,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牧区带有民族多样性、生态脆弱性以及文化差异性的鲜明特色,由此决定牧区社区治理的特殊性和独创性。如何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在牧区“嵌入”治理新体系,加强牧区治理创新,促进牧区和谐稳定,成为一项重要工程。为深入探索牧区治理机制,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紧密围绕“构建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的牧区治理机制,推动牧区协商治理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实验主题,整合资源,健全体制,在牧区谁来治、为何治、治什么以及如何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融合党建”、契约管理、流动服务、体系支撑的牧区治理模式,促进实现牧民公共利益最大化,大力推进良好治理、有效治理,为探索一条具有牧区特色的善治之路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