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田新文教授应邀参加常州市“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推进会暨“社区主理人”治理体系发布仪式。会议由常州市民政局、天宁区人民政府主办,天宁区民政局、天宁街道办事处承办,江苏省民政厅基政处副处长王竹鸿、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钱旭健、副局长孙启明、天宁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凯奇、副区长吴小红应邀出席,各辖市(区)民政局和经开区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入选全省“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镇(街道)的分管领导和民政工作负责人、与试点单位进行现场签约代表以及“五社”代表参加。
会上公布了江苏省“五社联动”试点单位名单,举行了“常州市社区营造学院”揭牌仪式,发布了《常州市天宁区“社区主理人”治理体系》。张凯奇区长在致辞中表示,天宁区通过党建引领、制度赋能、创新增效,高效促进“五社”力量跨域合作,积累了“社区主理人”等创新实践经验,探索形成了符合一方百姓生活需求的样板品牌和特色成果。随后,钟楼区民政局、金坛区金城镇、新北区三井街道负责同志分别作交流发言,在“五社联动”机制创新研究校地合作签约仪式环节,田新文教授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与钟楼区民政局进行签约,为进一步夯实“五社联动”发展基础、完善“五社联动”支撑体系、丰富“五社联动”实践路径构建了多元化平台。

▲校地合作签约仪式
据悉,“社区主理人”是指具有资源链接、组织协调和专业服务的社区治理服务的参与者、引领者,能链接“五社”资源,带领各类主体共建共治。天宁区立足社区治理实践成果、创新“五社联动”机制的特色成果,以社工主理人、社群主理人、居民主理人第一批32名“社区主理人”为抓手,通过督导专业赋能,打造社区公共空间运营、特色文化营造、议题共商共议等示范场景,引导“社区主理人”融入社区、组建团队,通过与各类资源的通力协作,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现,目前天宁区已打造“共享花园”“空间主理人”“焦溪故事馆”等一批“社区主理人”创新实践,为“社区主理人”参与“五社联动”项目实践提供了切实可用的方法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