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基地新闻
    基地新闻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基地 “乡村生态文明与清江全域旅游”研讨会在长阳召开

    作者:张改琴 编辑:程 婧 发表时间:2019-03-17

    315日至316日,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研究员杨海军副教授赴宜昌长阳参加由基地同湖北大学农村社区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乡村生态文明与清江全域旅游”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哲学》编辑部主任鉴传金研究员、湖北大学学报》主编郭康松教授、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副院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戴茂堂教授、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湖北大学农村社区研究中心主任余卫东教授、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杨胜局长、湖北中医药大学朱必法副教授、湖北大学学报》张媛媛编辑、湖北中医药大学鲁琴老师等参会。会议由鉴传金研究员主持。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长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胜热烈欢迎各位专家来长阳指导文化和旅游融合工作,并对长阳的旅游工作进行简要介绍和宣传。2009年长阳被评为湖北省的旅游强县,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95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2亿,旅游规模在宜昌排名前三。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富饶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旅游发展状态健康,文化和旅游已成为长阳的两块名片。但长阳也是“老、少、山、穷、库”,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山区、国家级贫困县、隔河岩和高坝区库区,整个县的经济财力较为薄弱,迫切需要发展。此次对“乡村生态文明和清江全域旅游”这一主题的深入研讨是契合长阳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希望各位专家多多出谋划策,为长阳的发展支招。 

    ▲长阳全景图

    与会专家针对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地主任陈荣卓教授从治理的视角切入分析,认为景区的美除大自然外,事实上多是以项目形式打造包装,其背后蕴含着农村的改革、农村的转型和农村的利益权衡。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把生态发展转化为产业发展以及如何在农村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实现共建共享是当前思考的焦点。陈教授强调长阳要深入探索乡村生态文明和清江全域旅游模式,从智库、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最终把落脚点立足于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戴茂堂教授、郭康松教授、余卫东教授等分别从从哲学美学、文学、马克思伦理学等视角作了主题发言,为长阳文化旅游建言献策。16日,专家团队在长阳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向王寨生态农庄。长阳向王寨生态农庄位于清江岸边,群山之巅,与县城一江之隔,是观县城全景最佳地。石林、小桥流水、梦幻天坑组成了景区独有的自然景观,茶楼、森林小木屋、270°观景悬崖夯土小屋、悬空露天餐厅和玻璃栈道茶楼集奇、险、柔、美为一体。向王寨立足优势区位和资源条件打造成一个集花木展示、科普教育、生态农业体验、民俗文化、观光、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庄园。

    ▲实地考察向王寨

    专家组一行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长阳县的文化旅游发展,体验自然风光与人工修饰打造的美景,体验巴人民俗文化,体验长阳生态文明建设。此次会议对生态文明和全域旅游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解读,产生了思想、观点的碰撞,为长阳县文化旅游的深入开发指点迷津,并寄语长阳的文化旅游在保留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同时深挖掘、再提高,形成可持续的长阳生态发展模式。

    Copyright © 2020-2023 版权所有:中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网 鄂ICP备17029695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