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基地新闻
    基地新闻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分论坛一|城镇化与农村基层治理

    作者:张美茹 编辑:程 婧 发表时间:2017-12-24

    20171224日,第七届“南湖•中国农村法治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湖北省法学会农业法学研究会、湖北省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举办,主题为“新型城镇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来自省内外45所高校200余名代表与会。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湖北省法学会农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基地主任陈荣卓主持开幕式。

    第七届南湖·中国农村法治论坛之分论坛一“城镇化与农村基层治理”在科学会堂201会议室召开,由湖北工程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易国锋教授主持上半场。与会嘉宾围绕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农村社区扶贫治理、、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民族地区农民工等问题展开了多维度和深层次的研讨。

    ▲湖北工程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易国锋教授

    第一单元

    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时润哲将研究对象聚焦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农民工,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民工在城市中居住权与发展权实现面临困境,农民工在迁移到城市后的生活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从利益和利益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角度来看,相关部门应出台住房市场规制政策法规与宏观调控政策,从根本上实现住房制度改革主体的多元共治,均衡各方利益,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市民权利,实现农民工居住权、发展权长期有保障、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可持续。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时润哲

    社工参与农村社区扶贫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讲师王娟从研究背景、案例呈现、社工介入困境与局限出发探讨了社工参与农村社区扶贫治理困境与对策,构建权威厚植合法性生态情境、顶层设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平衡专业理性与职位理性、推进“三化”加强专业自身建设。

    ▲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讲师王娟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演变路径和经验总结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慧瑶讲到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由基层街镇政府、农村自治组织、农村非营利组织、农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持续互动过程,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多方参与的协调过程。应新时期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发展与建构新的治理格局,提倡多元共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开放共享,强化农业生产领域的组织化建设;重生复兴,高度重视基层治理法律文化的重要依托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慧瑶

    代际比较下民族地区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卢泉从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样本来源于数据特征、模型设定和变量描述、回归结果分析等研究了新疆的农民工工作满意影响因素,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其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对新疆整体治理能力提升非常关键,他提出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要求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劳动法的规定,制定合理的用工条例;加强对农民工安全设施的完善,定期进行维护,出台非常规措施,对民汉通婚给以政策支持和经济鼓励等。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卢泉

    随后,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裴敬伟和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张锋分别作了精彩的点评,均指出本场论文的选题新颖且贴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分析,说服力强,研究内容对基层治理的推动具有重大意义。但论文中很多提法有待进一步考证,应从合理性、合法性、时政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裴敬伟

    ▲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张锋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由河南师范大学三农法律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吕军书教授和河南师范大学三农法律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延廷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税制扶贫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等相关问题进行汇报。

    ▲河南师范大学三农法律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延廷教授

    我国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翁俊芳分析我国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存在的问题:矛盾主体间利益博弈与利益表达机制受阻、二元城乡体制下的农村社区环境建设不足、基层政府行政内卷化及缺乏多方监督与合作、解纷机制动力不足与治理制度的路径依赖、法治建设亟待完善与政府公信力面临挑战等,提出我国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要从营造农村社区法治文化氛围,提升公民权利意识、升级农村社区利益表达机制,紧跟信息媒体变革、完善农村社区解纷制度规范,推进社会法治进程等几个方面着手。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翁俊芳

    负所得税:税制扶贫创新和制度建构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黄媛媛结合精准扶贫中呈现的税制问题,从哪些问题可以由负所得税解决、负所得税的可行性障碍是什么以及哪些困难可以依托精准扶贫生态机制来解决等角度出发,提出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要着力实现负所得税税制扶贫创新和制度构建。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黄媛媛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人们满意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亚飞应用SPSS软件对HS县调研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满意度及其参与意愿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应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关注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参与意愿,积极营造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需求导向型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亚飞

    甘肃省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的法律对策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华从甘肃省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现状、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完善法定的家庭教育保障功能、以行政措施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构建社会化教育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的立法及实施方面法律对策等,形成长期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真正让广大农民工子女从中受益。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华

    最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戚晓明副教授和湖北中医药大学讲师费雪莱分别对汇报人的发言作出了精彩点评,均指出以上论文结构工整、内容严谨、创新性强,契合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最新的一些基层治理问题,但考虑到矛盾的复杂性,操作层面的现实困难等,研究可进一步深入,从制度、法治、理念等诸多方面构建新的治理格局。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戚晓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讲师费雪莱

    Copyright © 2020-2023 版权所有:中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网 鄂ICP备17029695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